幾年前,我的母親(當時應為六十九歲)生了一場大病,病後體力衰退許多,相較於病發前忙碌於家事、瑣事,養病的過程,原本主管家中大小事的母親,將一切交棒給同住的大嫂。
原以為對從國小三、四年級就要下廚做飯給家中弟妹們吃的她,一直照顧家中的弟妹們到出嫁,進了父親這個大家族的家門,身為長嫂責任自然不輕,娘家的弟妹們在她婚後也沒少煩勞她,操勞一輩子,終於可以放下重擔,我著實為她感到慶幸。
沒想到,就這樣無事一身輕養病一陣子,母親竟然患上了憂鬱症,而且症狀還不輕。在按照醫囑服藥的一、兩年中,我眼看著母親日日無法安穩入睡、餐餐無法靜心進食,被折騰得瘦了好大一圈,完全不像以往樂觀開朗、又從不生病的她,那個打不倒的強人。
走路預防疾病的目標步數
那一次的震撼對我來說,即使事隔多年,至今仍久久不能自己。我才深深體會到年老難免生病、而年老生病對一個人體力摧毀之鉅,有多驚人。母親從一個力氣比我還大,出去購物還幫我提東西,顧小孩比我還有耐力的中年婦人,正式進入年老力衰的階段。
所幸,在家人細心的照料與母親自己按部就班依照醫師指示用藥之下,母親的憂鬱症病情漸漸好轉,但體力仍是大不如前,也不像以前,一起床就精神奕奕地跑完一整天的行程。我腦海裡都還記著母親的每一道拿手菜,以及有時在出門上班的路上,附近公園的人行道,遇到母親剛從菜市場採買回來,滿身大汗地拎著菜籃,大聲喊我:「晚上有煮妳愛吃的菜,早點回家!」
當時,剛好我有個朋友投資開了健身房,鎖定女性族群,並有教練陪伴進行一些較緩和的有氧運動,於是我帶著母親加入,讓她每天都固定去健身房運動,一方面讓她有事做比較不會胡思亂想,一方面也當作一項復健。
沒想到,母親的體力居然一天天恢復,體重也回到正常值,氣色更是好的不得了。有一天,她自己跑來找我(先前她大病初癒都不太敢一個人到處亂跑),還穿了一身新裝,說俏麗都不過份。後來我得知,她在健身房交了一些婆婆媽媽的好友,每天到健身房運動變成她最快樂的事情,也可以說是她固定的行程,而且她也恢復以前愛在菜市場廝殺採購的習慣,運動後,則會去探望幾個年紀大、體力卻沒她好的兄弟姊妹,還自己安排許多活動,和兩、三年前病發時判若兩人,甚至比以前看起來更年輕,每次看到我都是笑臉盈盈。
相對於母親,父親前幾年也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病,之後漸漸淡出事業的經營,體力一落千丈,甚至很懶得出門,邀他外出走走都要三催四請,連講話也都有氣無力。
由於父母親步入年老的這些狀況,讓我不禁開始觀察身邊的人,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。就是在我的非官方統計下,同樣是步入老年及退休,比起男性,女性似乎更容易找到群體認同,並大方進入另一個人生的階段,男性在比例上似乎比較不容易習慣退休的生活,反而在卸下重擔的狀況下,卻不如退休前快樂。
這一切,除了男女生理上的差異,恐怕更多的是在心理的調適上,女性似乎更願意敞開心胸,坦然接受老化,並找尋另一種生活方式,成就自己的老年生活。而男性或許是多年來都在工作、上班,社交生活也多侷限於工作上的應酬,因此在退休後,對於這些沒有營利意圖的社交,一時之間似乎很難適應與接受。
關於《老後生活心事典》這本書,雖然是日本作家佐藤真一的翻譯作品,但是台灣很多社會趨勢常常是晚了幾年,跟著日本走,就高齡化社會的群眾心理論述,本書對台灣的民眾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。書中將老年的階段分為60世代(60~69歲)找出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並加以實踐的年齡、70世代(70~79歲)接受他人的支持,並且思考世代繼承性的年齡、80世代(80~89歲)超越失去,並保有嶄新未來展望的年齡、90世代(90歲~)持續保有智性的好奇心,並深化內在生活圈的年齡。
作者不僅深刻且細微地描述60歲到99歲間心態的轉變,也賦予每個階段可以研究的功課,甚至還站在晚輩的立場討論起在長者往生後所謂的「延續性連結」的概念,也就是死亡並不會切斷連結而是會持續下去的想法,可以讓人持續保有健康的連結,並且早日從悲傷之中恢復心情,甚至讓留於世上的人擁有更好的未來展望。作者說,在他岳父過世時,他受贈了岳父的外套與大衣,每次穿上大衣,總會想起岳父的各種回憶,而主張與逝者之間持續保有連結,就是讓那個人永遠存活在我們心中。
作者另外提到著名精神科醫生伊莉莎白.庫伯勒.羅斯,提倡人們被宣告死亡即將來臨時,通常會歷經「否認」、「憤怒」、「討價還價」、「抑鬱」、「接受」等五個階段,然後才會真正接受死亡,當中逐一的詳細論述也讓我初步瞭解到,人終有一天都要面臨的這個關卡,可以及早作準備,時候來臨才能快速適應。
讀完本書,總歸一句,不用怕老,怕的是沒準備要老,年老卻搶先一步來臨。
沒想到,就這樣無事一身輕養病一陣子,母親竟然患上了憂鬱症,而且症狀還不輕。在按照醫囑服藥的一、兩年中,我眼看著母親日日無法安穩入睡、餐餐無法靜心進食,被折騰得瘦了好大一圈,完全不像以往樂觀開朗、又從不生病的她,那個打不倒的強人。
走路預防疾病的目標步數
那一次的震撼對我來說,即使事隔多年,至今仍久久不能自己。我才深深體會到年老難免生病、而年老生病對一個人體力摧毀之鉅,有多驚人。母親從一個力氣比我還大,出去購物還幫我提東西,顧小孩比我還有耐力的中年婦人,正式進入年老力衰的階段。
所幸,在家人細心的照料與母親自己按部就班依照醫師指示用藥之下,母親的憂鬱症病情漸漸好轉,但體力仍是大不如前,也不像以前,一起床就精神奕奕地跑完一整天的行程。我腦海裡都還記著母親的每一道拿手菜,以及有時在出門上班的路上,附近公園的人行道,遇到母親剛從菜市場採買回來,滿身大汗地拎著菜籃,大聲喊我:「晚上有煮妳愛吃的菜,早點回家!」
當時,剛好我有個朋友投資開了健身房,鎖定女性族群,並有教練陪伴進行一些較緩和的有氧運動,於是我帶著母親加入,讓她每天都固定去健身房運動,一方面讓她有事做比較不會胡思亂想,一方面也當作一項復健。
沒想到,母親的體力居然一天天恢復,體重也回到正常值,氣色更是好的不得了。有一天,她自己跑來找我(先前她大病初癒都不太敢一個人到處亂跑),還穿了一身新裝,說俏麗都不過份。後來我得知,她在健身房交了一些婆婆媽媽的好友,每天到健身房運動變成她最快樂的事情,也可以說是她固定的行程,而且她也恢復以前愛在菜市場廝殺採購的習慣,運動後,則會去探望幾個年紀大、體力卻沒她好的兄弟姊妹,還自己安排許多活動,和兩、三年前病發時判若兩人,甚至比以前看起來更年輕,每次看到我都是笑臉盈盈。
相對於母親,父親前幾年也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病,之後漸漸淡出事業的經營,體力一落千丈,甚至很懶得出門,邀他外出走走都要三催四請,連講話也都有氣無力。
由於父母親步入年老的這些狀況,讓我不禁開始觀察身邊的人,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。就是在我的非官方統計下,同樣是步入老年及退休,比起男性,女性似乎更容易找到群體認同,並大方進入另一個人生的階段,男性在比例上似乎比較不容易習慣退休的生活,反而在卸下重擔的狀況下,卻不如退休前快樂。
這一切,除了男女生理上的差異,恐怕更多的是在心理的調適上,女性似乎更願意敞開心胸,坦然接受老化,並找尋另一種生活方式,成就自己的老年生活。而男性或許是多年來都在工作、上班,社交生活也多侷限於工作上的應酬,因此在退休後,對於這些沒有營利意圖的社交,一時之間似乎很難適應與接受。
關於《老後生活心事典》這本書,雖然是日本作家佐藤真一的翻譯作品,但是台灣很多社會趨勢常常是晚了幾年,跟著日本走,就高齡化社會的群眾心理論述,本書對台灣的民眾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。書中將老年的階段分為60世代(60~69歲)找出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並加以實踐的年齡、70世代(70~79歲)接受他人的支持,並且思考世代繼承性的年齡、80世代(80~89歲)超越失去,並保有嶄新未來展望的年齡、90世代(90歲~)持續保有智性的好奇心,並深化內在生活圈的年齡。
作者不僅深刻且細微地描述60歲到99歲間心態的轉變,也賦予每個階段可以研究的功課,甚至還站在晚輩的立場討論起在長者往生後所謂的「延續性連結」的概念,也就是死亡並不會切斷連結而是會持續下去的想法,可以讓人持續保有健康的連結,並且早日從悲傷之中恢復心情,甚至讓留於世上的人擁有更好的未來展望。作者說,在他岳父過世時,他受贈了岳父的外套與大衣,每次穿上大衣,總會想起岳父的各種回憶,而主張與逝者之間持續保有連結,就是讓那個人永遠存活在我們心中。
作者另外提到著名精神科醫生伊莉莎白.庫伯勒.羅斯,提倡人們被宣告死亡即將來臨時,通常會歷經「否認」、「憤怒」、「討價還價」、「抑鬱」、「接受」等五個階段,然後才會真正接受死亡,當中逐一的詳細論述也讓我初步瞭解到,人終有一天都要面臨的這個關卡,可以及早作準備,時候來臨才能快速適應。
讀完本書,總歸一句,不用怕老,怕的是沒準備要老,年老卻搶先一步來臨。
本文為 《老後生活心事典》 推薦序,由晨星出版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