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12招作戰計劃,擺脫囤積噩夢

要擺脫囤積噩夢,綜合專家意見,有下列12招撇步:

1.區分物品的重要性。 

把物品塞進儲藏室並不叫做整理,只不過是把它放在看不見的地方罷了,充其量只能算是移動位置。物品不用就沒有意義,用得到才有價值,而且要在每個當下適得其所,否則就充滿束縛的能量。 

一個大原則,只選擇現在需要用的物品,不需要的就放手。 真正需要的,整理它;不需要的,處理它。 

2.放棄「也許哪天會用到」的想法。 

物品本身並沒有不好,絕大多數是因為判斷錯誤,導致物品堆積,行動困難。譬如,滿滿的衣櫥,經常穿的只有那幾套,其他衣服留著,心想也許哪天瘦下來可以穿,以後可能還會流行回來。結果,那一天就是不會來。 

捨棄是一種智慧,過量的物品會讓自己變得愚笨遲緩,被駕馭,天天得為它煩心,成為它的奴隸。聰明地捨棄一件物品,等於又增長了一分智慧。 

3.處理物品的優先順序。 

物品通常有一定的淘汰時間,譬如已經好多年沒穿的衣物,已淘汰不用的電腦,因為款式、功能不斷地更新,要再穿到、用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 

如果難以判斷取捨,家事達人張耿榕建議,可依照擁有物品的時間先後,超過3年以上的優先丟棄,再來則是1年、半年。淘汰不用的物品可以轉送給親友,當二手商品轉賣或捐贈給資源回收單位。 

4.擬定清除計劃。 

不要妄想清除計劃全部一次到位,這樣只會把自己累死。比較有效率的做法是,把時間切割成小單元,花1小時、2小時,還是半天、一天,並且先把區域劃分好,先從小處著手,一個抽屜、一個櫃子,然後才是每一個房間與其他共用空間。 

張耿榕舉出清除的三個步驟: 先丟棄,再整理,最後才是清潔。 

5.幫物品找家。 

物品會因為在不同的場合而變得有用或無用,務必讓物品回歸它該去的地方,「對每樣物品都完全掌控,並且與他們相親相愛生活在一起,」山下英子描述。留下的都是必要的物品,再分為每天使用、偶爾使用與紀念收藏,分別擺在固定的位置,方便自己隨時能找到他們。

6.隨手歸位。 

養成隨手歸位的習慣,所有的亂源幾乎都來自物品沒有立即歸位 ,「暫時先放著」、「姑且先留著」、「反正很方便就繼續堆下去」……,久而久之,不是忘記東西被放到哪裡,一旦要用的時候偏偏找不到,就是塞在裡面拿不出來。 

7.物以類聚。 

工具、帳單、襪子等同類物品集中收納;瓶瓶罐罐盡量使用透明容器,一眼就能看穿裡面的東西;笨重的物品放進有輪子的收藏箱;鑰匙則放在靠近門邊,以方便拿取。 

8.不做衝動購物。 

很多女性都有相同的經驗,換季大拍賣買回的衣服,已過了好幾年仍未穿過,連吊牌都還沒撕掉,但身材已走樣再也穿不下,只好忍痛送走。 

不要被週年慶、年終折扣戰沖昏頭,反而會蒙蔽視線,看不見真正適合自己的品味。張耿榕提醒,下手買東西之前,先想好收納問題,該放在哪裡,是否馬上用到,並事前擬好購物計劃與清單,才不會盲目瞎拚。 

9.搬家。 

有一年,潘怡如醫師從英國完成進修回台灣,全身上下的行李只有8公斤。她提議不要長年住在同一個地方,想像自己可能隨時會更換住所,自然就不會想囤積物品。潘怡如平均兩年搬一次家,單身未婚的她,過著簡單自在的生活。 

山下英子舉蒙古游牧族為例,因為是住在蒙古包裡,必須常常移動,隨身只能帶著必要的物品,而在避免囤積物品的同時,物欲也跟著淡薄。 

10.簡化「收納指數」。 

拿取東西的動作和時間愈少愈好,放在容易取得的位置,若是需要爬上爬下,彎腰趴蹲,一則會嫌麻煩,另一則增加風險,容易受傷。 

11.邀請朋友來訪。 

有客人來坐,就會想要動手整理環境,用好的居家面貌示人,既可與親朋好友促進社交聯誼,還可維持整潔,一舉兩得。 

12.持之以恆。 

清除計劃很難一舉成功,就如同運動健身,是持續不斷的行動,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。要改變與維持一個習慣,最困難的就是紀律,一旦變成生活常規,就發現不過像是吃飯、喝水、睡覺一樣,已變成生活的一部份,而且大都是舉手之勞,一點都不費力。

文章出處:康健雜誌156期 2011.11.01 作者 : 王梅 圖片來源 : 陳德信
  • vemma3.png
  • VEMMA2  VEMMA 喝renew RENEW    
    VEMMA相較其等值等量的產品售價卻是最便宜  vemma2.jpg   01.jpg  VEMMA 照顧您的健康--- 身體不舒服,從營養調整開始  02.jpg    4袋水果.jpg        DM1      7141dfeagd6fd6703aa3a&690  7141dfeagd6fd67ab62fa&690微網站  微信掃描進微網站!!
  • arrow
    arrow

      無痛創業輝哥卿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